구 게시판

文簡公龍州趙先生(絅)神道碑銘 - <原文>

페이지 정보

김발용 작성일05-01-05 20:07 조회1,373회 댓글1건

본문

文簡公龍州趙先生(絅)神道碑銘

<原文>

公諱絅 字日章 姓趙氏 本漢陽人 趙氏始大於高麗 有僉議中書事之壽 是爲始祖 中書二世曰暉 曰良琪 皆爲雙城摠管 又三世禮儀判書暾 漢山伯仁璧 右議政涓 皆以功烈貴 議政相太宗 諱良敬 於公爲 七世祖 曾祖折衝將軍 贈吏曹參判崑 祖工曹佐郞 贈吏曹判書玹 父司贍寺奉事 贈議政府左贊成翼男 二世 皆以行藝特聞 母 贈貞敬夫人柳氏 籍文化 贈承政院左承旨 愷之女也 萬曆十四年十月六日 公生於漢陽之崇敎坊 柳夫人賢 敎養有方 生五年 始就學 十年 學旣通 能自力讀書 亦無他嗜好遊? 十三 柳夫人歿 其居喪毁? 一如成人 明年 贊成公 聘宋夫人 夫人父宋公見之嘆曰 他日童子必貴 家當受厚報 弱冠文詞蔚然有聲 白沙李相國恒福 車太常天輅 皆許以爲奇才 二十七 選司馬試 明年四月 贊成公歿 李爾瞻已貴 欲與之私相善久矣 知公居喪之節 以爲守禮之士 非禮不可 必加禮厚奉給 遂欲深結之也 及光海政亂 爾瞻用事日久 公絶之 歸嶺南之居昌 不復應擧 以避世 癸亥 仁祖克大難 收召才學士 公以遺逸 連爲高敞縣監 慶尙都事 皆不就 明年 吏刑曹佐郞 爲木川縣監 問民? 修學敎 邑稱治 一年去歸 丙寅 上親試士 公擢爲壯元 連在兩司 丁卯 建奴東창(?+倉) 連陷安州平壤 前年國家始行號牌法 寇至 平壤民去號牌 掛之城堞而皆散去  時公爲司書 與文學金堉上疏 言罷號牌 以收人心 於是 罷號牌法 上出幸江都 令世子撫軍湖外 公從之  奴旣約成而去 公以持平上疏 言功臣縱橫不受命 湖西節度使임(王+林)? 先王之陵 以厚賂輕宥 諫官尹煌以斥和? 上旨 吏曹阿縱 上輒擬秦聞書狀 仍罪狀姜弘立 疏秦 ?持平 戊辰 以校理論崔鳴吉別廟之非 爲養乞縣 不報 選入書堂 辭不報 復爲持平 先是 有大獄事連仁城君珙 睦性善柳碩上疏 言全恩事 大司憲金尙憲 論以護逆 以僚議不可引避 公啓 上曰 昔在昏朝 陷人必以護逆 其時尙憲仰屋?嘆者久矣 不意今者 身自蹈之也 請?尙憲 玉堂請兩?之 上特命某勿?也 公再引避 乃? 辛未 以獻納移吏曹佐郞 尋陞正郞 以 章廟追尊事  上怒 爭論者玉堂官五人 下理治之 公上疏曰 殿下顯親之道 不幾於喪亡之轍乎 臣嘗在玉堂 斥追崇之論 與諸臣無異 請均被其罪 不報 尋改副校理 與諸僚吳전(立+專)等 上箚 論典禮之非 上特出爲知禮縣監 兩司爭論請留 上怒 恐懼不復敢言 玉堂猶論執不已 上任之明年 統制使?因括丁 督責多無狀 公棄歸 因? 啓 卒就理坐罷 癸酉 復爲吏曹正郞 乙亥 爲執義 因洛水絶流 大風拔木 穆陵裕陵有變上疏 言遊宴 選後宮及營作事曰 以 殿下之明聖 獨不覺悟 行之不疑 豈天誘 殿下之衷  終歸於亡國而後已歟 ?執義 尋復爲執義 以監試不法 論罷榜事 上不聽 大司憲金尙憲寢其 啓 公引避 玉堂上箚?之 上又特出爲文川郡守 副提學鄭蘊上箚諫曰 殿下以某爲何人也 其人篤行孝友 淸苦自守 又其文學博覽 可以置左右備顧問者也 其可以一言過戇 而遽示好惡之私也 上從之 拜軍器寺正 以繡衣 出湖南 旣復命 上曰 某出入民間 細知守令政治 民生疾若 諸御史不如 丙子 以司諫應 旨 上封事 言王子田宅踰制 章陵殯殿事 賞格無法 仍及佐相洪瑞鳳 受賂賣爵 歷擧武人李大厦納馬事 請因?異黜墨相 飭過愆 以爲應天之實 上不納 瑞鳳子命一 與大厦上疏請問 上令政院召問之 公對曰 大厦納馬事 不得諱於其鄕 傳者非一人 臣雖駑劣 告引他人 以證其言 國朝二百年 諫官無此事 昔燈籠錦事 唐介之風聞 賢如彦博 猶且面斥上前 彦博拜謝而已 未聞使其子自明也 仁宗雖貶唐介 亦未聞詰問也 臣之所聞 比唐介爲尤切 而瑞鳳之貪? 又不止受一馬而已 因歷擧瑞鳳父子貪縱無忌狀 有大臣以爲 某已?諫官 王府事嚴 可以召問也 遂下理 同義禁閔馨男上疏 言囚諫官 國朝二百年 未之有也 經筵官兪伯曾 亦爲上言之 上曰 囚之者 大臣也 伯曾曰 殿下何以從大臣之言也 國人莫不憤憤言此事也 金尙憲上疏 力功伯曾 仍言某旣不直於瑞鳳 及其人在相位 自疑見斥 撫無實語 欲一刺洞貫云 公實無不直於瑞鳳事也 上不答 明日敎曰 尙憲挾憾相毁 其言之憤怒寒心 吏曹判書尙憲?職 伯曾亦? 上已知公忠直無他 而瑞鳳以元功 上寵待之殊甚 爲之寬假之 公亦不問而釋之 丁丑南漢解圍 廟堂以斥和者十臣議罪 以公嘗妄言?廟堂 亦在議中 都承旨李景奭啓 上言 此人善類 亦以此罪此人 人心不服 上曰 予亦以爲不可 勿罪也 戊寅 以司諫入謝 上引見文政殿 言國家之恥辱 仍白 上曰 人心或以爲 朝廷與中國已絶矣 通信中國 以示不忘之義 上曰 事秘人莫知也 已先之矣 爲養乞郡 爲興海 臺臣以爲 某勁直 在朝廷則繩愆科邪 補益甚多 不宜在外 上曰 其情切矣 可遣之時 臺諫論劾金尙憲詐死沽名 不從 上出城 客有問之者 公曰 當 車駕出城 特立者 鄭蘊金尙憲二人而已 可褒不可罪也 己卯 謝歸居昌 庚辰 又以司諫上疏 進時務十策 癸未 差日本通信副使 自釜山水陸行四千里 至其國都 旣傳命 大亨使 呈變幻淫巧奇怪百戱 以私其喜心 公不爲一顧也 倭人心嚴憚之 不復敢逞其淫技 沿途留館 饋遺皆不受 有日本記行關白說 還至釜山 馬島主 宗義成者 傾巧?回多不信 公不色假 辭受有義 義成心慙惠之 因書契 頗致毁言朝廷 却之 旣復命 賞遠使勞 陞通政 拜刑曹參議 辭不就 尋爲金提郡守 大臣白 上 令憚壓道內 移全州府尹 其判官奇震興者 素畏惡之 陰?於方伯 責以衙屬太濫 公卽去歸牙山 上任才十八日 公有亡弟寡妻穉兒 太夫人不忍離 故公請於朝以從 以故云 乙酉五月 奔哭昭顯世子 拜大司諫 上疏言生民之困? ?異變怪 近習貨賂 視朝倦怠事 仍陳勸戒累千言 上深納之 以爲至論 有內獄 令宦官主治之 又上疏曰 掖庭有獄 始於漢時 衰國之治 宜付有司 使政刑出一 以示大公無私之治 又言淸宮禁 絶貨賂 上從之 而?拜大司成 以母病歸 尋特拜刑曺參判 移大司憲 上賜姜氏死 公上二封事 一辭進階事也 一姜氏不可賜死事也 ?奏?大司憲 尼山有上變事 上令出兵 公卽入京 仍拜吏曺參判 又以母病歸 拜大提學 仍爲大司諫 上?辭之 又言李應蓍趙錫胤事曰 殿下聽諫漸怠 不惟怠而已 抑制之 ?折之 竄逐之 自蔽耳目之聰明 ?大司諫 丁亥 以都承旨 移大司諫 未謝 特拜刑曺判書 上?辭之 因陳時務 請寬赦言事者李敬輿洪茂績沈노(?+魯)李應蓍等 以開言路 尋改禮曺判書兼裁省事 以歲饑 嘗請?民役以寬之 上令兼掌之 ?大小煩費以便民 遷吏曺判書連辭不許 恢公道 抑奔競 申明守令薦擧法 因冬月大雷 白上曰 昭顯三兒何大罪 置之海島之中也 請赦還 上不聽 一日 引見大臣 大臣多言馨長爲國盡忠狀 公曰馨長謂之彌縫國事則猶可 謂之盡忠則不可 上?之曰 此言是也 馨長初以商賈 厚事命壽 得操縱之勢 縱橫無忌憚 巨室多傾事之 命壽本西邑官屬下賤?로(?+虜)徒以口舌 竊國陰事 私?於九王者也 方今國之大事小事 命壽皆知之 馨長實輸款云 其年 北使來 館伴李行遠稱疾不出 大臣白上 以公代之 命壽見公 私問曰 昭顯三兒安在 九王欲取育之 公正色曰 下國事 上國何可預知而有此云云也 命壽累問 累不答 命壽?色而止 不復言三兒事矣 命壽恒言?怒公不已 公聞之以爲貽患於國 上?請免文衡籌司之任 命壽三兒之問 盖已有竊知之者 戊子 遷左參贊 因引對 言鄭蘊?不遂決死 屛居深山之中 自同頭? 甘自苦以終其身 其忠可賞 又上?言之 不報 移大司憲 時南方大水 上修省?累千餘言 己丑五月 上有疾 公掌內醫院事 及大漸 入侍而上薨 大臣引古事 欲撰遺敎 公曰 無遺命而撰遺敎不可 旣成服 有內旨爲大喪 聚女巫作祈禳之事 謂之宮中古事 公曰 先王之法 假鬼神以疑衆者誅 上?斥之 自點以罪免相 公卜相 仍爲吏曺判書 李維泰者上? ?斥二三士類 ?毁公尤甚 公嘗在憲府 論元斗杓樹?要權 維泰執此攻擊云 公一上? ?吏曺 上對群臣言 維泰以此人爲小人 非吉人 爲禮曺判書 其九月 ?葬禮贊禮虞卒哭辭 ?大提學 爲左參贊 以撰長陵誌石文 進正憲 庚寅 北使來 以査問事爲言 旣至 會三公六卿政院兩司旣列坐饋以駱漿 公獨不受也 使者有?色 責問前年弔祭大行王 無哭何也 公曰 事在五禮儀 使者無辭 又曰 謝表不及皇父王致弔何也 撰表者爲誰 問承文院 兪棨而方無職在外 又問撰表而先見表者爲誰 公徐言曰 大提學先見之 以此爲咎 我且任之 領議政李景奭以奏文事 亦坐責 命壽以使者意言 令本國議罪 而私使之安置白馬 上爲之厚賜之以資行 且令沿道厚送之 白馬在義州南山 極高恒霧少日 無霧則恒風 四月寒氣如冬 元斗杓使至燕 狀啓言攝王於兩臣事 專言懷貳心叛我云 及使還 又言彼不但已也 欲全之事危矣 上爲之泣下 議遣使卞明 又曰 卞明兩臣 無偏輕偏重 適有使者來 而卞明事已 其勅書 言修城集兵 原與倭無涉 ?與朕爲難 而無決語 命壽言大君使來則事鮮矣 時大君還自燕 才月餘日矣 上必欲遣之 而大君亦請行 上問邊上苦寒 厚賜之 十一月 貞敬夫人卒 右相李時白白上 令有司賜賻物本道 成葬埋之禮 後月 大君使還 許兩臣放還 而永不敍用 上又厚賜之曰 聞北京先報 喜不可言 公旣還 上?自言誤事貽國之辱 又言西土人心風俗 薦士二人鄭麟壽韓翼文 皆以才行聞者也 上令以軍職在都下 而公乞歸田里 以修史事召之 公辭以淸人責言未已 應旨上?言時事 仍及魯陵六臣?表事 鄭蘊賜諡事 癸巳 乞養爲淮陽 明年春 遊楓嶽 仍謝歸 冬圻內腥霧四塞 上?曰 自金弘郁下獄死 君道日亢 國事日非 ?異日見 人心日離 忠言?論 絶影於殿下之庭 上曰 忠君憂國 老而彌篤 乙未 公已七十以耆老 上令本道賜米肉 至明年春 又賜之 及秋 又賜月俸 公辭不受?十上 上終不許 領敦寧金堉上箚言?異 上怒 恐懼不知所出 公上?諫 仍進養心之戒 上曰 虞?畝 不忘諫忠臣義也 丁酉 上疏言尹根壽 鄭經世論諡事 請寬赦沈大孚?兪棨之罪 戊戌秋 耆老所有五老會 領議政金堉七十九 判中樞尹絅九十二 海恩君尹履之八十 公七十三 判書吳竣七十二 公又上疏辭月奉 仍進淸心寡慾之戒 己亥五月 上登遐 公入臨 旣成服而歸 命製諡冊文 進崇政 冬乞致仕 下吏曹判書宋浚吉沮之 庚子大饑 上疏言賑饑事 進屠隆荒政考 請免月奉 不許 辛丑 拜判中樞 辭不許 以製太王太后玉冊文 召之 時大旱 上避正殿 理寃獄 下敎求言 公上疏辭之 仍言尹善道事曰 善道之罪 何罪也 善道以宗統嫡統 爲 孝廟 左袒也 當善道獻疏之日 誰爲 殿下進焚疏之策也 高麗 恭愍王 焚李存吾之疏 光海 焚鄭蘊之疏 恭愍光海 非亡國之主乎 今日廷臣 其自許不沒沒 而不以堯舜之道導 殿下 反以亡國之轍引 殿下 何也 臣恐後之視今 猶今之視昔也 承旨 南龍翼先 啓 以?張陰慘 激上意 令 上不納 而三司爭起而攻之 請削官黜之 上命罷職而已 領相鄭太和曰 某處?畝

  斥黜無損於其身 有損於國也 左相沈之源曰 某以三朝老臣 上下敎求言 而以言事得罪 此亡國之事也 尹飛卿郭之欽等 媚事用事者 爭以攻擊爲功 三司論以遠竄者自四月至六月 上終不聽 甲辰 始有?用之命 乙巳 公八十 執義吳始壽白 上 有加資月奉之命 進崇祿 於是三司攻擊復起 公上疏力辭月奉 三上疏 上乃許之 戊申 有曾爲侍從者 其父母年七十以上者 皆賜物或加資之命 男威鳳 嘗爲諫院 以故加輔國 秋入白雲山 欲仍遊紫雲泉石 至文巖 入山三日 聞 上有溫泉之幸 乃還 明年二月四日 公卒 春秋八十四 襲用深衣幅巾 殯於外寢之中堂 訃聞 上不視朝 巷市二日 其四月葬于先壟北十里鹿門東麓南向之原 貞敬夫人金氏 籍安東 國初左政丞 上衡之九世孫 而吏曹判書瓚之女也 婉順謹飭 言不出閨門之外 事舅姑 庭無間言五十年 不喜誇矜侈靡 公通顯於朝 貴踰九卿 女謁不行 苞?不近 公稱之曰 內相之道 無婢於古人云 夫人生於萬曆十二年 某月某日 卒於我 孝宗 元年 某月某日 春秋六十七 初葬於先壟之傍 至是 乃合葬 夫人三女一男 三? 衛率 李維楨 正郞李敦臨 生員李井徵 男正言威鳳 威鳳再娶而生四女三男 長女前妻出 而?士人李允? 次士人姜? 餘幼 男九輅?九완(田+宛)?九疇 李惟楨七男二女 男著?滿?薇?茂?????? ?趙始大?金棨 皆士人 李敦臨三男一女 男后定?后平?后昌 后定生員 ?士人 李師聖 李井徵 二男一女 男溥?潞 ?生員沈柱 內外子孫 三世六十餘人 公簡靜 燕居若齋 一不以事物經心 不喜聲色玩好 ?潛經術 於勢利 泊然無所動 不言不笑 端坐終日 不見惰容 雅言孝悌節行 詩書藝義 讀天下書 學博而見益高 其出言行事 非古人不爲 論文學以爲 秦漢以來 太史公 昌黎?鳳洲 最大家 其文章深奧勁切 卒澤於道德仁義 蒼然有古作者遺風 筆法尙右軍?魯公 亦勁古有法 蓋皆出於心 成於藝者然也 敎家重恩義 嚴內外 臨下威而恕 簡而不煩 使人人自安 平生敦厚樂善尙禮讓 篤於人倫 事父母安其寢處 樂其心志 必承意順適 顔色不怠 贊成公歿 毁瘠不形 哭無常聲 旣葬 不脫?帶 飯?食 守塚三年 贊成公疾病索? 以過節不得進 終其身 不忍食? 宋夫人年高 自公貴顯 榮養四十年而歿 公亦八十 衣衰麻卽位哭 居喪之禮 以敬爲上 祭祀非有疾病 不許代祭 代祭則 必最起?漱 衣服冠而坐 以待卒事 齊戒必愼 將事必嚴 有穉弱弟? 於贊成公爲遺腹子也 公撫育之 亦不以愛而敎弛 ?少有才學 不幸早? 又其子威明幼孤 公敎之如視子 今登第爲某官 事君務大體 好犯顔直諫 每秦事旣退 未嘗與子弟言其事 以直道不容於朝 通籍四十餘年 立朝僅七八年 其處患難窮? 雍容閒暇 略無幾微見於色詞 嘗掌銓選 秉心公正 薦進賢良 門無私謁 出爲州郡 好淸靜 一以興敎化善風俗爲務 官位已盛 田園?宅 無一增益 妻子不免饑寒 孝宗特賜月奉 力辭不已 以無職食上爲? 自灣上歸 屛居田里 名其廬曰 寬居 樂山澤之遊 白鷺洲?三釜落?禾積淵?白雲洞 皆其遊賞處云 上禮遇益隆 思欲復用 而終不起 每聞?異闕失 必盡言不避忌諱 善乎其孤潔之操 方剛之氣 出天之孝 貫日之忠 善始善終之學 難進易退之節 ?然出於泥滓之外 能使頑夫?懦夫立 其在斯人歟 其在斯人歟 谷口有溪潭 曰臥龍潭 自號曰龍洲 寬居靜對錦柱山 亦曰 柱峯老人 有遺文十卷 其銘曰 敦厚禮讓 惟孝惟友 以篤親仁 奉君無私 屛心貞白 不緇不? 博文古雅 本之道德 參以典墳 忠言直道 可表百代 名立德尊 不?不求 好德康寧 彌年壽考 善始善終 積仁累義 天道之報

辛亥仲春之月傍死魄二日 孔巖許穆撰.


댓글목록

솔내님의 댓글

profile_image 솔내
작성일

  미수 허목 선생이 찬한 용주(조경)선생 신도비문...잘 알았습니다.